(新加坡23日讯)“我只想在一生中做一件好事。”
因为这个善念,他瞒着家人报名和安排捐骨髓,不介意动手术在背部钻洞,接下来10年还需定期复诊,他在去年救了8岁女孩一命。
这名大爱无私的男子陈志勤(27岁,资讯科技项目经理),两年前加入“骨髓捐赠计划”(Bone Marrow Donor Programme,简称BMDP)注册名单,骨髓配对的成功率是两万分之一,但陈志勤竟曾两次配对成功。
第一次配对的病患后来取消疗程,不料数个月后,陈志勤的骨髓再次与另一名病患配对成功,去年3月再动手术取骨髓捐给一名患罕见疾病的7岁女孩瑞莎。
陈志勤忆述:“我下班当晚就入院,在手术台上接受镇静剂注射后睡着,医生在我的背部钻了三个洞取出骨髓,在医院住了一晚,隔天就出院继续工作。”不介意背部留疤痕
这名大爱无私的男子陈志勤(27岁,资讯科技项目经理),两年前加入“骨髓捐赠计划”(Bone Marrow Donor Programme,简称BMDP)注册名单,骨髓配对的成功率是两万分之一,但陈志勤竟曾两次配对成功。
第一次配对的病患后来取消疗程,不料数个月后,陈志勤的骨髓再次与另一名病患配对成功,去年3月再动手术取骨髓捐给一名患罕见疾病的7岁女孩瑞莎。
陈志勤忆述:“我下班当晚就入院,在手术台上接受镇静剂注射后睡着,医生在我的背部钻了三个洞取出骨髓,在医院住了一晚,隔天就出院继续工作。”不介意背部留疤痕
陈志勤不介意背部留下手术疤痕,定期回医院复诊也不觉得麻烦。手术后,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做复诊,这个周期长达10年。“我没告诉朋友捐骨髓的事,家人也是在我入院的前一天才知道我将这么做,他们虽然惊讶,但非常支持我的决定。
“我只想在这一生中做一件好事,我也鼓励朋友加入BMDP,希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必等待那么久。”与女童见面感触说不出话基于隐私等不同原因,骨髓捐献者和病患一般不会见面。陈志勤上周三与瑞莎见面时一度感触得说不出话来,回想起当晚他说:“与小女孩见面真是个温馨的时刻。”
“我只想在这一生中做一件好事,我也鼓励朋友加入BMDP,希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必等待那么久。”与女童见面感触说不出话基于隐私等不同原因,骨髓捐献者和病患一般不会见面。陈志勤上周三与瑞莎见面时一度感触得说不出话来,回想起当晚他说:“与小女孩见面真是个温馨的时刻。”
“这是救人性命举动”
医生捐骨髓自己打针
过去11年目睹太多需要新骨髓的病人,癌症专科医生决定捐赠骨髓,还在取骨髓四天前每天自己注射药物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高级顾问谭永强医生(42岁)两年前成为骨髓捐赠者,他告诉《新报》:“我以为不会接到(BMDP的)电话,我其实都忘了6年前注册过。
“我有患上白血病的病人,骨髓移植是唯一能够保命的治疗。这是个救人性命的举动。”
谭永强选择抽血式的捐赠方法,他在捐骨髓四天前每天得为自己打针,注射能刺激体内一种蛋白的药剂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插针。其实,过程挺不舒服的,因为骨髓会肿起来,我也一直感到身体酸痛。
医生捐骨髓自己打针
过去11年目睹太多需要新骨髓的病人,癌症专科医生决定捐赠骨髓,还在取骨髓四天前每天自己注射药物。
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高级顾问谭永强医生(42岁)两年前成为骨髓捐赠者,他告诉《新报》:“我以为不会接到(BMDP的)电话,我其实都忘了6年前注册过。
“我有患上白血病的病人,骨髓移植是唯一能够保命的治疗。这是个救人性命的举动。”
谭永强选择抽血式的捐赠方法,他在捐骨髓四天前每天得为自己打针,注射能刺激体内一种蛋白的药剂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插针。其实,过程挺不舒服的,因为骨髓会肿起来,我也一直感到身体酸痛。
如今已8岁的小瑞莎,在3胞胎兄弟的陪同下,在台上感谢救命恩人陈志勤,场面温馨
文章来源:
星洲日报‧2017.04.23
星洲日报‧2017.04.23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